大家是否从小就有个永远打不败的宿敌叫“别人家孩子”?他是否在困扰了我们数十个春夏秋冬后,在我们为人父母后,换了身行头,重新缠上了我们的孩子?这样的轮回可一点儿都不好。
‘你看看人家王怡佳,都是一个老师教的,人家能做对,你怎么就错了?你比人家笨?’我才回了一句嘴,妈妈立马声音提高八度:‘人家的孩子怎么那么听话?怎么不和妈妈顶嘴?’看到妈妈嘴里蹦出的一件件‘杀人武器’,我只好低头拼命写作业。”这是南京市浦口区复兴小学六年级学生张喆的一篇日记,日记的名字叫《我恨“别人家的孩子”》。
我的孩子不能输给别人”“我的孩子一定要比我强”……培育“牛娃”的梦想让家长们乐此不疲,“别人家的孩子”让童年变得沉重,难以抑制的“比娃”冲动让教育显得急功近利。不计成本地投资孩子,其实只是一场没有终点的追赶和丧失意义的比较。每一个“别人家的孩子”的背后,都有望子成龙的家长,而盲目的攀比往往让家长们深陷漩涡却无法自拔。
其实爱攀比的家长培养孩子绝大多数不是为了孩子,而是为了自己。这些家长以爱孩子的名义,实际是为了减轻自己内心的焦虑、发泄不满和满足自己的期待和需求;是为了自己在同事面前有面子,不让自己在家长会上丢脸,在同学会上可以吹嘘;还可能是为了完成自己当年未实现的梦想,为了自己的人生少留遗憾。所以极力把孩子变成一个可以展示的产品,或是让孩子成为一个实现梦想的渠道和工具,始终没有把孩子当作真正的主体和独立的个体,没有考虑孩子内在的需求和心声。
我们每个家长都要认真的反思一下,你所期望孩子按照你的要求而塑造的模样,其实只是你的一个面子工程。你是否真的思索过,到底是要为你眼中的成功而努力,还是塑造一个以孩子本来面目为原型的自由又快乐的人。
一次,有人问哈里.杜鲁门的母亲,是否为自己有一个当总统的儿子感到骄傲?这位母亲回答说:“是的。但我还有一个儿子正在田里挖土豆,我也为他感到骄傲!”身心健康、快乐向善、自食其力就是成才,就值得父母为之骄傲。
孩子小的时候,哪怕只是路边的蚂蚁,也会引起他们莫大的兴趣,他们愿意蹲在地上,拿着小棍子戳戳玩玩。可是,看惯世间光怪陆离的我们却不能领略到孩子的乐趣。成人的我们会觉得这个没意思,反而催促孩子去做我们规划的事情。于是,孩子玩得不开心,开始闹情绪,我们却觉得孩子无理取闹。我们忙碌了一天回到家,对什么都不耐烦,甚至连基本的交流都是冷言冷语。孩子有一点儿小需求,我们非但不去满足,反而嫌弃他们闹腾,训斥他。
对于孩子来说,父母的陪伴远胜过所有玩具带来的乐趣。你有没有注意到,当你和孩子一起玩耍或是和孩子聊天的时候,他的眼神是满足而愉悦的。陪伴会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注和重视,这种关爱无法被替代。生活原本就不容易,并不是因为孩子的到来才变得不容易。为人父母是一场修行。在这条修行的路上,我们的心智要不断成熟,不能让自己的情绪变化成为一种常态。没有人愿意背负另一个人的情绪生活,孩子也不能。
每个孩子都像花的种子,每人花期不同。每一朵花都有自己开放的季节,有的花起初就灿烂绽放,有的花需要漫长等待。每一个孩子的生长发育亦有快有慢,快和慢没有优劣,只是节奏不同。很多时候,父母因为外界吵杂的声音,而急于让孩子去绽放,却忘了花开有时。别因世俗观念盲目的追赶和攀比,在孩子的心里的种下自卑的种子。相信孩子,静等花开。也许你的种子永远不会开花,因为它是一颗参天大树。
相关文章:
红枣干吃补气血效果好吗(红枣真的能补血吗?应该选择干红枣还是鲜红枣?)02-05
熟冻面包蟹的做法大全家常(大闸蟹面包蟹软壳蟹肉蟹!)02-05
韩式鸡蛋卷的做法大全,赶紧来学习一下吧02-05
高压锅筋头巴脑锅的做法(酸辣筋头巴脑。酸辣开胃 )02-05
懒人双皮奶的做法大全,每一口都回味无穷02-0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