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实时讯息 >

一季度出口实现6.9%增长的动力在哪?海关总署回应

0次浏览     发布时间:2025-04-14 14:04:00    

4月14日,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发布会(看直播>>)。

我国进出口规模,连续8个季度超10万亿元

海关总署在会上表示,一季度,我国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,连续8个季度超10万亿元。从月度走势看,1月份进出口下降2.2%,2月份基本持平,3月份增长6%。值得留意的是,民营企业进出口占比提升。一季度,我国民营企业进出口5.85万亿元,增长5.8%,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56.8%,较去年同期提升2.4个百分点。同期,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2.99万亿元,增长0.4%,占进出口总值的29%。

我国一季度进出口增速逐月回升,3月份增长6%

数据显示,一季度进出口增速逐月回升。从月度走势看,1月份进出口下降2.2%,2月份基本持平,3月份增长6%。

此外,民营企业进出口占比提升。一季度,我国民营企业进出口5.85万亿元,增长5.8%,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56.8%,较去年同期提升2.4个百分点。同期,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2.99万亿元,增长0.4%,占进出口总值的29%。

我国对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国家进出口总值占比超五成

海关总署在会上表示,我国对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国家进出口增速高于整体。一季度,我国对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国家进出口5.26万亿元,增长2.2%,高出整体0.9个百分点,占进出口总值的51.1%。其中,对东盟进出口1.71万亿元,增长7.1%。

向“新”而行!我国外贸“含新量”进一步提升

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介绍,我国外贸的“含新量”进一步提升,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,培育了一批配套能力强,产品性能优的装备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,促进了中国外贸向“新”而行。

王令浚提到,一季度,装备制造业产品进出口增长了7.6%,占外贸进出口的半壁江山。“国潮新品不断推出,自主品牌产品出口规模逐年增长,占比不断走高,一季度继续增长10.2%,占出口总值的比重进一步提升到了22.8%。”

此外,一季度,我国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达到了52.9万家,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.3万家。其中,民营企业数量创下了历史同期的新高,达到了45.5万家,占同期进出口实绩企业总数的86.1%。

中国—东盟自贸区3.0版谈判已实质性结束

近几年来,东盟持续保持我国第一贸易伙伴的地位。在4月14日国新办举行的一季度有关经济数据例行新闻发布会上,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、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介绍,中国和东盟开放融合、共同发展,在全球化遭遇逆风的时候树立了合作典范。目前,中国—东盟自贸区3.0版谈判已经实质性结束,相信双方经贸合作必将迎来新的更大发展。

吕大良表示,我国与东盟比邻而居,多年来充分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、产业结构优势,密切合作、携手前行,经贸关系日益紧密,贸易互补也不断增强。今年一季度,东盟继续稳居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,进出口1.71万亿元,同比增长7.1%,占我国整体外贸的比重提升到16.6%。

“我国与东盟共同致力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,双方的产业链联系紧密,带动了上下游产品的进出口快速增长。”吕大良表示,一季度,制造业产品占我国与东盟贸易的比重达到90.1%,其中,我国对东盟出口平板显示模组、汽车零配件、锂电池增速都超过两成;我国自东盟进口自动数据处理设备的零部件、印刷电路、纺织原料等保持增长。

吕大良表示,中国和东盟10国人口加起来超过20亿,约占全球的1/4,双方的开放融合、共同发展,持续释放了市场潜力,在全球化遭遇逆风的时候树立了合作典范。

以农业领域的合作为例,自2017年以来,东盟已经连续8年保持我国农产品第一大贸易伙伴。今年一季度,我国自东盟进口的农产品526.5亿元,增长13.8%,对东盟出口农产品379.2亿元,增长1.4%。双方的优势农产品满足了彼此的多样化需求。

吕大良表示,我们与东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建设扎实推进,使贸易往来更加顺畅,将双方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成果。一季度,我国以铁路、公路、水运、航空运输对东盟的进出口分别增长了37%、23.2%、5.8%和16.4%。中老铁路运行三年多来,累计开行货物列车已经超过5万列,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无缝衔接,实现了“下船即上车、下车即上船”。

“我们与东盟山水相连、人文相通,友好交往源远流长,”吕大良表示,目前中国—东盟自贸区3.0版谈判已经实质性结束,双方将在数字经济、绿色经济、供应链互联互通等新兴领域拓展互利合作,在标准和规则等领域加强互融互通,共同促进贸易便利化及包容发展。我们相信,在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共同努力下,双方经贸合作必将迎来新的更大发展。

一季度出口实现6.9%增长的动力在哪?海关总署回应

今年一季度,我国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挑战,出口依然实现了6.9%的增长,出口的增长动力有哪些方面?针对上述问题,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、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在4月14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,出口增长动力可以从需求、创新和竞争力等几个方面来看。

吕大良介绍,一季度,全球制造业PMI均值是49.9%,高于去年四季度,也高于去年同期。其中,亚洲、非洲3月份的制造业均在扩张期间。海关数据显示,我国对上述地区出口分别增长7.8%、12.5%,增速均高于整体。欧盟和英国的消费支出环比增加,消费者信心指数也相对稳定,推动了上述市场对我产品的需求。一季度,我国对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出口都实现了增长。

国内产业创新方面,中国的制造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转型动能强劲。吕大良举例,我国的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出口连续4年保持增长势头,一季度继续增长10.8%;专用装备出口连续9年增长,一季度增长16.2%。我国的新能源产品继续在全球绿色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,一季度,风力发电机组、锂电池、电动汽车等出口分别增长43.2%、18.8%和8.2%。

吕大良指出,广大外贸经营主体快速响应全球市场的多样化需求,一些传统产业凭借着配套齐全、转型升级快、经营灵活的优势,也不断推出“新品”“潮品”“爆品”,推动竞争力“焕新”。

“像玩具、服装等行业通过小订单、多批次快速反应的‘小单快反’模式,将交货的周期从原来的一个月,大幅压缩到一周以内,显著提升了国际竞争力。在消费品领域,国货、潮品也是不断出现在世界各地,赢得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。一季度,我国对欧盟出口的体育用品,对东南亚出口的化妆品都实现了两位数增长。”吕大良说。

南方+记者 赵晓娜 吴彬彬 段江含 刘长欣

【作者】 赵晓娜;吴彬彬;段江含;刘长欣

国是瞭望

相关文章:

高端访谈丨采访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04-19

董宇辉获“人民文学奖”,本人回应:荣誉属于作家和读者04-19

特朗普:1个月内会与中国达成协议!04-19

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:共享开放机遇 共创美好生活04-19

独家|陈志武七千字长谈 深度拆解特朗普关税战略04-18

共话中国经济新机遇|专访:中国消费需求有力推动全球消费模式创新——访英国博柏利大中华区总裁张允馨04-18

高志凯:美国把枪顶着各国脑门,谁还愿意跟它坐一条船?04-18

第137届广交会已吸引超11万名境外采购商到会04-1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