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实时讯息 >

仁怀温泉大酒店“酱酒式”冲刺五星:对标“12987”工艺打造服务新标准

0次浏览     发布时间:2025-04-15 12:56:00    

4月14日下午,位于仁怀市南部新城的仁怀温泉大酒店(以下简称酒店)内,100余名员工高举右拳,齐声宣誓:“我承诺——以客为尊,匠心必达;微笑传递温度,专业诠释细节……”这场以“全力以赴·共铸五星辉煌”为主题的五星级酒店创建启动大会,标志着这家开业仅一年便摘得四星、如今剑指五星的年轻酒店,正式吹响品质攻坚的号角。

以“酱酒匠心”锻造黔北hospitality新标杆

4月的仁怀,赤水河畔的高粱新苗已完成移栽,35万余亩糯红高粱为“世界酱香白酒核心产区”铺开绿意。与此同时,当地酒企正迎来第三轮次生产的关键时段——这一被称为“大回酒”的工艺阶段,正是酱香风味成型的核心。在弥漫着酒香的空气中,仁怀温泉大酒店选择此时正式启动五星级酒店创建仪式,被业界视为“以地域基因重构高端服务范本”的战略之举。

“从选种、蒸煮到七轮次取酒,酱酒工艺容不得一个环节马虎。”仁怀温泉大酒店总经理熊凯在启动仪式上直言,酒店将借鉴酱酒生产的“12987”工艺标准(1年周期、2次投料、9次蒸煮、8次发酵、7次取酒),建立“服务工艺手册”——例如客房清洁的多道质检流程对应七轮次取酒。

这种“跨界对标”并非牵强附会。据《仁怀县志》记载,当地工匠精神可追溯至汉武帝时期的“枸酱酒”贡品。如今,酒店客房内定制香氛更融入酱香酒调制的独特“前调”。

这座以53°酱香闻名遐迩的城市,其五星级酒店将匠心独运的地域文化融入服务细节,恰似53°美酒般醇厚绵长,为宾客呈现精准考量的特色体验。

“多面手”团队背后的AB角逻辑

会前,酒店新媒体运营专员冷旭梅向记者发来一整套会务资料。令人意外的是,这位入职仅5天的遵义姑娘,本职是新媒体运营,却主动承担起会务对接的“额外任务”。

“在我们这儿,员工都得是‘多面手’,承担着‘AB角’补位任务。”熊凯笑道。他所说的“AB角”机制,正是酒店管理的一大特色——每位员工除主责岗位外,还需掌握另一项辅助技能。如同酱酒“12987”工艺中反复蒸煮、发酵的过程,让员工在不同岗位实践中“历练发酵”。冷旭梅的案例并非孤例:前台员工可能兼任活动策划,客房服务员也能操作直播设备。如同酱酒酿造团队中,各工种相互配合,共同打造品质佳酿,这一机制让酒店人才队伍具备了更强的灵活性与韧性。

“用文旅思维做酒店,就不能用传统分工束缚团队。”熊凯解释,酒店地处仁怀南部新城核心区,占地299亩,定位生态园林式温泉度假综合体,单纯“客房+餐饮”的模式难以突围,“‘AB角’既是人力配置的弹性,更是服务理念的延伸”。

速度与质疑下的“硬核答卷”

2023年金秋开业,一年斩获四星,两年冲刺五星——仁怀温泉大酒店的发展速度在业内引发热议。“这个节奏是否过于激进?”面对质疑,酒店管理团队用一组硬核数据作出回应。正如酱酒酿造虽需遵循特定节奏,但凭借精湛工艺也能成就精品。

“五星创建绝不是简单的镀金工程,而是一场全方位的品质革命。”酒店办公室主任王晶晶表示。数据显示,2024年当地旅游公共收入突破百亿元大关。全国高端酒店市场消费同比增长23%,温泉康养类产品搜索量激增47%。这些数字背后,是消费升级带来的品质需求井喷。

记者实地探访发现,这家年轻的酒店正在经历一场脱胎换骨式的升级改造。

走进焕然一新的大堂,酒文化主题艺术装置格外醒目。亲子房内,“小黄鸭”和“奶龙”IP元素的引入让家庭客群有了更多选择。在公共区域,新增的儿童乐园已成为小客人们的最爱。这些改变源自酒店对市场需求的精准把握——数据显示,改造后亲子客群入住率提升了20%。

在“软实力”提升方面,酒店与当地高校展开深度合作。茅台学院、遵义师范学院的专家团队定期为员工开展服务礼仪、应急处理等专业培训。成效立竿见影:前台响应速度已压缩至3分钟内,客户满意度提升至99%。如同酱酒酿造中对每一道工序的严格把控,确保服务品质的稳定与卓越。

安全防线同样全面升级。消防系统完成智能化改造,月度演练实现100%覆盖率。在客房清洁环节,创新的“双人质检”制度确保每个细节都经得起检验。

从草坪瑜伽到酱酒仪式

差异化,是仁怀温泉大酒店的另一张王牌,如同酱酒在众多酒类中凭借独特风味脱颖而出。

清晨的酒店草坪上,太极课程与古筝迎宾同步开场;午后,汉服租赁拍摄和读书会吸引家庭客群;晚间,酱香酒文化主题的“拦门酒”“祝酒歌”将氛围推向高潮……这些场景,正是熊凯力推的“酒店+文旅”实验。

“单纯拼硬件,我们比不过老牌五星,但‘在地文化’是独有优势。”酒店前台工作人员表示,酒店与周边企事业单位等达成合作,推出“南城雅集”城市社交品牌,整合酒都精英资源。近期落地的“草坪音乐节”,单日带动餐饮收入增长20%。

文创产业亦成亮点。酒店大堂展销的安顺农产品、茅台学院设计的酒器衍生品,甚至客房内的酱香酒主题床服务,均成为游客“打卡”理由,恰似酱酒文化衍生出的各类周边产品,丰富消费体验,传递独特韵味。

破解高端酒店“用人荒”的创新实践

在高端酒店行业,“招人难、留人更难”已成为普遍痛点。面对这一行业困境,仁怀温泉大酒店探索出一条产教融合的创新路径,打造了一个独特的人才培养体系。

“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酒店业的需求。”熊凯表示。为此,该酒店与当地高校深度合作,推出了共建学生就业(实践教学)基地。在这个项目中,学生们除了在校学习理论知识,还可以在酒店各个岗位进行实操训练。

一位正在前台实习的学生告诉记者:“从客房服务到餐饮接待,每个关键岗位都要轮岗实践。这种培养方式让我们毕业时就能直接胜任工作。”这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培养模式,有效缩短了人才培养周期,解决了行业“用人荒”的难题。

“我们为这些学员提供了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。”酒店人力资源负责人介绍,“虽然人力成本有所增加,但人才培养周期的大幅缩短带来了显著效益。”数据显示,通过这种模式培养的员工,上岗适应期比传统模式缩短了一半以上。

这种深度校企合作正在产生多重效益。合作高校的教师表示,他们根据酒店实际需求调整了课程设置,甚至共同开发了专门教材。而在酒店内部,由优秀学员组成的创新小组已经提出了多项服务改进方案,其中一些特色服务项目预计将为酒店带来可观收益。

五星不是终点,而是新的起点

“温泉康养类产品搜索量同比增长47%,我们正站在消费升级与生态经济的双重风口。”熊凯在五星创建启动大会上表示。在他看来,五星评定不是终点,而是酒店“全生命周期”品质升级的新起点,“我们要打造都市精英向往的‘燎原秘境’”。

大会现场,百余名员工面对“品质立本,精益必达”的醒目标语庄严宣誓。窗外,酒店园林里五颜六色的花朵绽放正盛,仿佛预示着这家年轻酒店的发展前景。

“就像温泉需要历经地质淬炼才能涌出优质泉水,五星创建也需要经历全方位的品质锤炼,如同酱酒历经‘12987’工艺的打磨。”熊凯说。从服务流程的数字化改造到员工素质的系统提升,从硬件设施的迭代升级到文化体验的深度挖掘,酒店正在开启一场全方位的品质革命,持续朝着更高品质、更优服务的目标迈进,让酒店品牌如同陈年酱酒,散发迷人魅力。

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颖

编辑 杨柳

二审 刘振梁

三审 唐正平

相关文章:

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,三水举办饲料鳜全产业链科技创新沙龙04-15

仁怀温泉大酒店“酱酒式”冲刺五星:对标“12987”工艺打造服务新标准04-15

以用户为中心!小熊电器创新驱动,彰显长期价值04-12

海量财经丨透视浙商银行2024年财报:增长失速背后的合规阵痛与资产质量隐忧04-09

拼多多“千亿扶持”计划加码农业,“2025多多好特产”首站走进江苏连云港04-09

让职工的“需求清单”变成“幸福账单”04-09

400块的枕头,疯狂给亚朵续命04-08

工艺机器人备用电池老化难题有解了04-0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