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实时讯息 >

读书是最好的保健品!湖北九旬老人“读书养生”影响三代

0次浏览     发布时间:2025-04-22 15:02:00    

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陈莉霖 熊星星

“走慢点,走慢点!”护士在后面紧喊着,老人却已笑盈盈推着助行器,一步一步走出病房好几米远。

4月17日,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随省粮食局领导来到同济医院综合科住院病房,恰好看到这一幕。

原来,该局正住院治疗的97岁离休老人宋益三,听说要给自己颁发“全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”荣誉证书,他激动得迎出病房。

在病房向宋爷爷颁发“全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”荣誉证书

“扶优、扶特”建言被纳入新政策

97岁老人被赞“银发智囊”

“正反两面,手写了满满2页纸。”2025年1月22日,省粮食局领导上门走访慰问老干部,局长易俊东看到97岁高龄的老人拿着手写的建议,条理清晰的恳切言辞,深感震撼。

宋爷爷手写了满满2页纸的建议

宋益三,1928年3月出生,抗日战争时期参加革命。1942年参加工作后,对知识的渴求,伴随他整个职业生涯。

一辈子热爱读书,见缝插针地学习。离休后充裕的阅读时光,让宋益三眼界更开阔。他屡屡建言皆与时代同频,不少具有前瞻性的建议,还被纳入全省粮食工作的文件。

“为应对人口老龄化,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,他提出发展营养食品的建议,被纳入2017年湖北省粮食工作报告。”省粮食局原局长胡新明对此记忆犹新,“宋老89岁仍心系粮食工作,他的及时提醒,丰富了我们的工作思路。”

湖北粮食品种主要是稻谷、小麦,其他粮食作物以往获关注较少。宋益三提出“鄂西北、鄂西南的杂粮品种丰富,要好好开发,既能解决山区百姓的收入增长,也可丰富城乡老百姓的主食品种”。据此,2018年粮油精深加工项目申报的相关政策做出调整,原本文件中的“扶强、扶大”之后又增加了“扶优、扶特”。

近年来,宋益三收集研究粮食高质量发展的有关资料,结合湖北实际,提出调整粮食结构、引进优质稻、发展杂粮、壮大橄榄油产业等一系列意见建议,跃动着与时代同频的敏锐触角。

2025年1月22日,宋爷爷拿着手写的建议,向省粮食局局长易俊东恳切陈词(资料图)

“宋老是粮食局的‘银发智囊’。”易俊东不禁感慨,2024年我省粮食工作连续2次在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,7项单项工作在全国作经验交流,这些成绩的取得,也饱含着老同志的心血和奉献。

“三件套”伴读近30年

爱看书影响几代人

“一个放大镜、一支红蓝铅笔、一把裁纸刀,他可以坐好几个小时。中午吃饭,喊了几遍,他非坚持要先读完那一章。”看到老人对书籍的沉迷,他的女儿宋洁常常是既欣喜又心疼。

宋爷爷心系湖北粮油发展(资料图)

1994年底,宋益三离休后,阅读占据了他每日的大部分时间。1998年,白内障手术后,右眼视力持续下降,几近失明。一个放大镜,一只眼睛,也不能阻碍他对阅读的炽爱。家中常备眼药水,随手就能摸出3支,宋洁担心父亲的眼睛吃不消,更让她发愁的是“家里能看的书都读完了,我只能去网上淘新书。”

今年2月,得知一本新的党史出版,老人迫不及待,一再催促快买。为此,宋洁大费周章。网购订单,要10多天后才能发货。她跑了几趟新华书店,营业员得知实情后,既惊讶又钦佩,“这才刚出多久?我们这都没到货呢!”

“宋老的书几乎满是红蓝铅笔的标注。”“封面泛黄,书页都翻卷边了。”“他会拿出笔记,讲得有理有据。”省粮食局离退休干部处历任的3位处长,谈起宋益三看书的认真仔细,都肃然起敬。

“中午一起吃盒饭,宋局长说起自己14岁就参加革命,遗憾读书少。”胡新明回忆刚参加工作时,宋益三已任局长,经常手不释卷,也激励年轻人多读书。宋老退休后,几位历任局长都对其“爱看书”感佩不已,多次号召全局学习。

“躺在病床上,还要看报。”4月17日,刚去医院照顾完宋益三,宋洁带回了一沓用手撕的剪报,无奈地笑道。这些剪报,家里有好几箱。记者翻阅看到,既有《我们为什么要“拥抱”太阳?》《中国深度直达大漠地下10910米》《新研究确认一颗位于宜居带上的“超级地球”》这样上天入地的科技前瞻,也有《湖北开放大通道穿山越海连通国际产业链》《1370万吨!三峡枢纽1月通过量创新高》《中国船舶跃动“绿色心脏”》等纵观全国的产业脉动。

宋爷爷心系全国的产业脉动

读书,也成宋家家风。老人二儿子,今年74岁的宋建华也以阅读为乐。回忆小学三年级时,得到人生第一套书时的喜出望外,他忍不住嘴角上扬,“《十万个为什么》一共4册,我读了两遍。”从此,他嗜书如命,攒零花钱买书;当兵入伍之后,每月津贴至少有1/3用来买书。不仅自己看,他还乐意借阅分享。“有一套讲人生哲学的书,思想很丰富,写得也深刻,我很喜欢,读了两遍,再送给朋友看。”意犹未尽,他又重新买了一套收藏。

小辈们也从爱读书中获益匪浅。宋益三的小孙女专研中国古典哲学,又继续攻读西方哲学,成为博士后。

自学营养知识,定制杂粮早餐

读书成为健康源泉

4月初,家人询问医生,宋爷爷年纪这么大,是否需要摄入防止老年痴呆的药品?

“不需要!不需要!”综合科医生廖文慧忍不住笑出声回答。

“经评估,宋爷爷记忆力很好,思维非常清晰,不用吃药。”廖文慧感叹,与同龄人比,老人身体机能非常优秀,大脑状态更是强出一大截。

“这和爷爷平常热爱阅读也有关。”住院期间,宋益三成为医护们口中“爱读书的宋爷爷”。廖文慧说,读书能促进新神经元生成,通过词汇积累和逻辑分析锻炼了记忆力和语言表达。而持续阅读可有效减少阿尔茨海默症等认知障碍的发生概率,其效果类似于“心理体操”,能保持大脑活跃性。睡前阅读还有助于放松身心,缓解失眠问题。

宋爷爷向记者讲述自己的读书喜好

目前,宋爷爷除了高血压、白细胞减少、右眼白内障几近失明,左眼因老花需用放大镜看书,身体其它方面都没什么大问题。

退休后,卸下工作重担的宋爷爷,有了时间关注身体健康。“搭配杂粮、控盐限油……”通过读书学习,宋爷爷给自己制定了食谱,一直遵照执行。现在,每日早餐桌上,一盘一杯:盘里是红薯、山药等杂粮,杯里是用红豆、黑豆、黄豆、芝麻、花生混合打制的豆浆。“他吃饭很简单,一点杂粮,中饭和晚餐喜好面食,配些青菜和鱼、肉。”女儿宋洁告诉湖北日报全媒记者,医生看了都称赞,宋爷爷的食谱制定思路正确,兼顾了品类丰富、粗细搭配、口味清淡多个健康原则。

读书使人清心,让人明智。原离退休干部处处长谢支武对宋益三严于律己、淡泊名利、善待他人的品性敬佩不已。他告诉记者,自己担任离退休干部处处长的6年半,从未听宋老提过一次要求。作为抗日时期参加革命的离休干部,他享相应医疗待遇,退休后却最不愿找组织麻烦。“他总是‘有权不用’。”谢支武说,宋老去医院本可请单位派公车,但他每次住院,都是自己坐车、打车前往,“见到医院药费报销单,大家才知道老人住过院。”

住院治疗期间,一边吸氧一边读报(资料图)

唯一一次向单位提要求,是来自他女儿的“求助电话”。谢支武回忆,2023年那次住院时间有点长,宋老治疗到一半坚持要出院,还自己拔掉针头,一直喊着“不治了,医药费用多了,粮食部门财政紧,国家要用钱的地方多,我们要节省些!”

女儿怎么也劝不住,赶紧给谢支武打电话,请他一起来做工作。最后大家合力劝了半天,直到想出“没治好病就出院同事会挨批评”的说辞,爷爷才同意继续住院治疗。

湖北日报客户端,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,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、新鲜的热点资讯、实用的便民信息,还推出了掌上读报、报料、学习、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。

相关文章:

读书是最好的保健品!湖北九旬老人“读书养生”影响三代04-22

未来十年我国农业生产“丰”景可期04-20

消费新模式点亮社交新场景“圈粉”老年人 数据显示银发经济大有可为04-20

拒复合遭前男友烧残案二审将开庭 受害人求重判04-18

襄州:农膜回收进村入户“直通”地头04-18

今天请早点下班!官方发布提醒!04-18

东湖评论:民营经济阔步在荆楚大地春风里04-17

快速反应!济南高新警方联动银行成功阻断巨额电信诈骗04-1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