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尤才彬/摄。甬派资料图
据台州文献记载,东汉、三国时高道葛玄,分别在天台华顶山、临海盖竹山植茶,留下遗迹。
葛玄先在宁海西部梁皇山、南部丹丘山(今属三门)修道炼丹,两地均为传统茶产区,尤其是丹丘山,西晋高道王浮《神异记》记载:“丹丘出大茗,服之生羽翼。”
学界认为其中“丹丘”即指丹丘山。晋代高道、茶人陶弘景曾在东部盖苍山修行炼丹,留下“真逸”石刻。葛玄丹丘山之孤证、陶弘景盖苍山行迹,理论上可说其时宁海已有茶事,惜唐代未见茶事记载,茶事文献盛于宋代。
府志三载茶山茶
宋代著名的地方志——台州《嘉定赤城志》(宁海古属台州)分别有三处记载宁海茶山茶。其一“寺观门三”记载:
宝严院,在县北九十二里,旧名茶山,宝元(1038—1040)中建。相传开山初,有一白衣道者,植茶本于山中,故今所产特盛。治平(1064—1067)中,僧宗辩携之入都,献蔡端明襄,蔡谓其品在日铸上。为乞今额。

《嘉定赤城志》书影
这一记载虽然仅有数十字,但其内涵和信息量却极为丰富,尤其是儒、释、道共襄一茶,为茶文化学界所瞩目。
首先是无名氏白衣道者,因修道需要在山中种茶。释家宗辩无疑是一位爱茶、懂茶的有识之士,他不仅善于品茶,自信茶品优异。难能可贵的是,他还知晓蔡襄不仅书法了得,更有高深的茶学造诣。
宗辩千里迢迢到京师开封拜访蔡襄,本意是期望其为宝严院题写匾额:“为乞今额”。 值得褒扬的是,蔡襄时任端明殿大学士,相当于今日国务委员,又是书法兼茶学大家,礼贤下士,热情接待素不相识之山僧。
想必他是满足了宗辩所愿,乐为宝严院题额。惜时代变迁,随着宝严院(后更名宝岩寺)毁于“文化大革命”,此额已湮灭于历史长河之中,也少有人提及宗辩主要任务乃是“为乞今额”。
出人意料的是,宗辩所带茶叶仅是一份伴手礼而已。因当代茶文化大行其道,歪打正着。爱茶的蔡襄,细品了宗辩所带茶叶之后,点赞“品在日铸上”。这高评可了不得!日铸茶产于越州(今绍兴),是当时的主要贡茶。
北宋名臣、大文豪欧阳修《归田录》赞美日铸茶云:“草茶盛于两浙。两浙之品,日铸第一。”其中“两浙”即浙东、浙西,泛指浙江全境。
其二“山水门四”记载:
盖苍山,在县东北九十里,一名茶山,濒大海,绝顶睇诸岛溆,纷若棋布,以其地产茶,故名……
其三“风土门一·土产”记载:
……临海言延峰山,仙居言白马山,黄岩言紫高山,宁海言茶山,皆号最珍。而紫高、茶山,昔以为在日铸之上者也。
古文大多精炼,方志尤其惜墨如金,一部方志,先后三次记载茶山茶,两次点赞“品在日铸上”,足见当时茶山茶之珍贵。
南宋端平二年(1235)宁海进士储国秀在《宁海县赋》中,亦有“茶笋毓瑞于宝严”之句。
当代茶山全盛时,有有机茶园1000余亩,使用望海茶公用品牌。2008年4月18日,宁波市政府在宁海茶山设立的茶事碑,记载千年茶史。

有宁波市政府落款的宁海茶山茶事碑及碑亭。
2017年12月,因建造抽水蓄能电站,茶山主要茶场被列为上水库库区,尚余200余亩。
茶禅诗偈三高僧
茶山茶融汇儒释道于一体,成为千古佳话。宋代宁海另有3位高僧留下茶禅诗偈。
一是北宋天台宗山家派高僧、忏仪文献集大成者法宝大师遵式,俗姓叶,宁海县城人,著述宏富,已见茶诗3首,首开宁海茶诗之风,代表作如五律《赠智伦弟》云:
溪竹拥疏帘,溪云冷不厌。千岩唯虎伴,一讲许诗兼。
煮茗敲冰柱,看经就雪檐。有时开静户,寒日下峰尖。
该诗描写严冬日暮之时,僧人在山寺中敲冰煮茗,雪檐下看经,安然自得,颇有禅意。
“茶都”杭州正在编纂《西湖龙井茶全书》三卷。该书编委、杭州一茶友发来信息说,最近发现,龙井茶鼻祖北宋高僧辩才大师元净,师承宁海高僧遵式。
获此信息,尤为欣喜,不失为杭甬两地茶禅雅事因缘。笔者已另写专文《龙井茶鼻祖北宋高僧元净,师承宁海高僧遵式》。
二是南宋高僧如琰,俗姓周(一曰国)。列住明州光孝、余杭径山等寺。已见茶禅诗偈二首,如七绝《水茶磨》云:
一派滔滔直截过,机轮打动鼓风波。
就中旋下些儿子,普与众生敌睡魔。
水茶磨今已失传,与旧时以水为动力的水磨一样,寺院等用茶量较大的,用于碾磨茶粉。该诗大意为,滔滔水力带动轮机,碾磨出茶粉,用于提神醒脑,驱逐睡魔。
三是南宋高僧可湘,号绝岸,俗姓葛。历住温州、杭州等寺。已见茶禅诗偈4首,如《二月》诗偈云:
二月春将半,夭桃盛放花。灵云归去后,香艳落谁家。
只如道直至如今更不疑,遇饭吃饭,遇茶吃茶。
其中“遇饭吃饭,遇茶吃茶”为佛门常用语,本意为随遇而安,有什么吃什么,指以家常饮食自用或待客;其中另有更深寓意。

已故宁海著名女书法家、浙江省女书法家协会原主席王蕊芳(1940—2021)书法:千载儒释道,万古山水茶。
名人大家茶诗词
宋元间宁海有多位名人大家留有茶诗。
北宋宁海高官、水利专家、诗人罗适五律《石梁》云:
飞瀑断岩路,天然石似梁。始知融结日,便作圣贤乡。
水静鱼龙乐,山灵草木香。茶花本馀事,留迹示诸方。
其中茶花本意为茶树或山茶花。宋代天台石梁方广寺五百罗汉供茶时,茶盏中曾多次出现祥瑞图纹,多位官员、诗人、中、日高僧目睹其事,留下诗文。此诗中茶花即指此事。
南宋进士官员、诗人刘倓,字允叔,号阆风居士,西店礼村人。其《登石台山,与胡融、李揆、王度、周仲卿联句》茶句云:
粗官差入党侯帐,精品平收陆羽经。
其中“粗官”指武官。
南宋甬上高官、文学家楼钥与刘倓有唱和,其五古八韵《寄题阆风刘允叔月波》,赞美刘倓居于东海之滨琅风仙境。诗题中“月波”意为月光,亦为酒名。其末句写道:“何当携珍茶,石井试余滴。”期待有机会与刘倓共品佳茗。
南宋隐士诗人胡融,著有《菊谱》《土风志》《历代蒙求》等。作有五古八韵《葛仙茗园》,赞美天台华顶山葛玄茗园优美风光和仙翁茶品质超群:
绝巘匿精庐,苍烟路孤迥。草秀仙翁园,春风坼幽茗。
野僧四五人,脑绀瞳子炯。携壶汲飞瀑,呼我烹石鼎。
风涛泻江滩,松籁起林领。七碗鏖郝源,一水斗双井。
我虽冠屦缚,心乐只园静。濯足卧禅扃,幽梦堕蒙顶。

位于宁海县西店镇岭口村的舒岳祥雕像(老鲍/摄)
宁海茶诗名家,最著名的是宋元间官员、诗文家舒岳祥,西店镇岭口村人。初授奉化尉,后多次应荐入朝。贾似道当国,辞职回家。宋亡后,隐匿乡里。晚年潜心于诗文创作。与奉化戴表元、鄞县袁桷等名家友善,有诗词唱和,著有《阆风集》十二卷。
已见其茶诗15首,代表作如五律《夏日山居好》(十首之五)云:
夏日山居好,凉风树下生。三茶还可瀹,二韭尚堪烹。
永日闲言语,平生实讲明。半空飞赤电,燕坐不须惊。
诗人夏日闲居家中,有树荫遮阳,茶饮三道尚有滋味,二茬韭菜亦鲜美。安逸知足,雷电不惊。其中“燕坐”即安坐。
五律《昼睡》云:
生平慕睡乡,逃暑最为良。渴爱煎茶响,饥闻煮粥香。
百年依白社,一枕熟黄粱。童懒呼难动,贪眠到夕阳。
诗人以睡眠避暑,渴有茶饮,饿了煮粥,乐而知足。其中“白社”或指诗社之类社团。
作者简介

竺济法,浙江宁海人,文史、谱牒学者。宁波市文史馆员,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学委会委员,《中华茶通典·茶人物典·明清卷》主编,《宁波茶通典》副主编。已出版《茶史求真》《茶与人类美好生活》《非常儒商储吉旺传》等茶著、传记、宗谱26种,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。
特约嘉宾 竺济法
编辑 傅婷婷
相关文章:
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:共享开放机遇 共创美好生活04-19
“如果有人投诉你,我给你写好评”,航班上一件小事暖哭网友04-17
31℃!雷阵雨!南通接下来……04-15
【大小快评第1028期】文明赏花莫伤春04-13
国际航创组织发布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 中国航司跻身前五04-13
除了Find X8系列还有惊喜 OPPO Watch X2 Mini发布04-10
400块的枕头,疯狂给亚朵续命04-0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