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西北角·中国甘肃网记者 刘姗 宋芳科
在乡村振兴的壮阔图景中,特色产业正书写着精彩答卷。4月23日,记者来到民勤县东坝镇东一人参果产业园,见证一颗小金果如何撬动产业升级,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能。
步入东一人参果产业园,一排排全钢架三代日光温室引入眼帘,棚内生机盎然。翠绿藤蔓间,圆润饱满的人参果缀满枝头,果香与新技术碰撞出致富新希望。

东坝镇党委书记张婧摘下一颗果形饱满的人参果向记者展示,“三代棚人参果每年收获三茬,1月上市直至7月,棚均产量达3万斤,单价平均4元每斤,棚均收益超10万元。”
据介绍,产业园占地面积超1000亩,建成日光温室200座,配套集散分拣中心、分拣包装大棚及库房等设施,供水、供电、道路等基础设施完善。“人参果产业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主力军,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0%以上来自人参果产业。”张婧说。
科技赋能是东坝镇人参果产业发展的关键。“东坝镇与县人参果脱毒育苗中心合作,试验培育出抗逆性强、产量高、果形好的本土化脱毒苗,产量较其他品种提高30%以上。”张婧介绍。

目前,产业园日光温室全部采用膜下滴灌技术,亩均耗水300立方米,单方水效益达83元,为传统农作物的20余倍,年节水15万立方米。
此外,东坝镇还积极探索多元化发展模式,促进集体经济增长。张婧介绍,周边各村利用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资金,在东一基地建设三代日光温室,通过租赁、自主经营等方式,每年可增加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12万元以上,实现村集体、群众、专业合作社互融共建、合作共赢。
值得一提的是,东一人参果产业园的建成,带动了全镇农业总产值、农产品加工产值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稳步增长,主导产业产值提升60%,加工产业产值提升20%,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增加到1.8:1以上,带动923户农户分享产业发展红利,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5%以上。

其中,人参果产业收入显著提高,数据显示,全镇年产出人参果2.6万吨以上,年销售收入达2亿元,新增利润4000万元。
东坝镇东一人参果产业园以“三新一高”为导向,创新探索“产业生态互促”发展路径,从“规模、节水、加工、品牌、共建”五维发力,打造人参果产业示范园区。
同时,延伸产业链条,建成现代化分拣包装中心,实现果品分级销售,持续推进人参果饮品深加工,同步文创营销,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。
依托国家级产业促进平台,民勤获批全省首个中国“一乡一品”示范创建县,人参果品牌溢价效应显著增强。构建“党组织+合作社+农户”“园区+基地+企业”双轮驱动模式,由东坝伟泰农林牧产销专业合作社统筹产销体系,带动农户标准化种植,实现户均增收20%以上。
当前,产业园正加速推进产业“四化”升级,通过园区化整合资源、标准化提质增效、品牌化拓展市场、集群化延伸链条,聚力打造集种植示范、精深加工、冷链物流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体系,使东坝成为人参果产业强镇,为西北干旱地区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复制的创新样板。
相关文章:
强信心 看发展丨民勤东坝镇:科技赋能人参果产业 乡村振兴的“甜蜜密码”04-24
禄劝县马鹿塘乡中药材种植破万亩04-22
四“和”策略激活绿美园区新动能,高明园区整治火热推进04-22
济南一男子被高中女同学骗了43万余元,警方重要提醒04-19
怎样设置蜻蜓FM“还原蜻蜓FM小米版”04-19
襄州:农膜回收进村入户“直通”地头04-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