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实时讯息 >

以“最美通缉犯”为噱头直播,算哪门子的“改邪归正”?

0次浏览     发布时间:2025-04-28 22:24:00    

文 | 吴三川

几年前意外走红的“最美通缉犯”卿晨璟靓,又一次以一种令人遗憾的方式,闯进了公众视野。

原来,刑满释放的卿晨璟靓成为一名网络主播,其账号头像正是2018年通缉令上的那张照片,个人简介写着“2018年头条人物,现已改邪归正”。4月27日,抖音官方无限期封禁了她的账号。对于此次官方出手,绝大多数人都表示支持,但也有个别人为她鸣不平:“既然人已经出狱,为什么不给改过自新的机会?”

乍一听,似乎有些道理。刑满释放人员回归社会后,其再就业是一项正当需求,不应盯着“前科”不放,一棒子打死。据媒体报道,卿晨璟靓也曾打算经营奶茶店,几年前参与了当地警方的反诈宣传。如果她能洗心革面,应当不难重新融入社会。

然而,她却走上了一条固步自“封”的路——“以监狱服刑、违法犯罪经历为噱头博取流量、不当获利”,不封她封谁呢?

“黑红也是红”的荒谬,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。“最美通缉犯”的标签本身就很有问题,本质上是用娱乐化的语言冲淡焦点,就像因偷电瓶车锒铛入狱的周某,携“窃·格瓦拉”之名竟成了被追捧的对象,甚至还没出狱热搜就满天飞舞。

“我就是2018年被通缉上热搜那个最美通缉犯。”“如果你们还想听我讲里面的故事,以及我做托以前那些事,你们就给我卡个灯牌,进我的粉丝群。”对于过去的错误,卿晨璟靓不以为耻反以为荣,把犯罪经历当成“流量密码”。更不必说,因严重违反相关规定,她在去年就曾被无限期封禁,今年3月新注册账号继续发布相关内容,这就是她口中的“改邪归正”?

是非不可混淆,价值不能虚无,法律底线岂容挑战。试想,如果平台没有及时出手,又会形成什么样的负面激励?若对畸形的“流量狂欢”听之任之,会让多少涉世未深的青少年误入歧途?若是此等投机行为得逞,又会传递出什么样的价值导向?就此而言,无限期封禁不仅是一记响亮的警钟,更是一次价值观的校正:颜值不是正义,流量亦非天然正义,“高颜值”滤镜下的“黑流量”更不是正义。

“高颜值通缉犯”并非“始作俑者”,相应的整治动作也早已开展。2023年初,对于以“刑满释放”为标签的搞笑、卖惨、博取流量的不良网络视听内容,广电总局曾部署各地各单位进行全面排查清理。今年4月15日,中央网信办启动为期3个月的“清朗·整治短视频领域恶意营销乱象”专项行动,违背公序良俗、违规引流营销等突出问题,正是剑锋所指。无限期封禁不是句号,各平台应举一反三,当好“守门人”,对无底线的博眼球之风坚决说不。

在当下的互联网生态中,审美观和流量观是一体两面。不当问题“网红”的“家人们”,不把低俗趣味当流行,自觉抵制“流量至上”的种种做派,这门课程恐怕还得补一补。

【作者】 高维

南方评论

相关文章:

以“最美通缉犯”为噱头直播,算哪门子的“改邪归正”?04-28

纵览捉谣记|社保账号状态“异常”需速办登记认证?假的!04-18

外交部官方账号转发库克8年前的采访视频:美国工程师坐不满会议室,中国工程师挤满好几个足球场04-14

“东北雨姐”带货红薯粉条厂家,因欠税被公告04-14

同学情——致老师和同学04-13

今日辟谣(2025年4月9日)04-09

王俊凯被传现身夜店,工作室紧急辟谣,粉丝发怒:必须告黑!04-08

清明假期山西高速出行有望创新高04-0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