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实时讯息 >

疟疾这个“沉默杀手” 该如何反杀?青岛市疾控中心发布提醒→

0次浏览     发布时间:2025-04-27 14:24:00    

青岛日报社/观海新闻4月27日讯 2025年4月26日是第18个“全国疟疾日”,今年的宣传主题为“严防输入再传播,巩固消除疟疾成果”。近日,市疾控中心就疟疾的相关问题为市民答疑解惑。

疟疾作为一种古老的寄生虫病,曾给我们带来了严重的危害,我国几代疟防人员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奋斗,2021年6月30日正式获得世卫组织消除疟疾认证,成功将这一“沉默”杀手从本土抹除。很多人觉得疟疾已经离生活很遥远了,可是在6000公里外的非洲,这种古老疾病至今仍在肆虐,根据WHO发布的《2024年世界疟疾报告》数据显示,2023年全球有83个国家和地区存在疟疾流行,报告疟疾病例2.63亿,死亡约59.7万例。

2025年3月的非洲,一名儿童因蚊虫叮咬后,反复高烧以致昏迷,医生通过血液检查发现,凶手竟是一种“沉默”杀手——疟原虫。

为什么人类与疟疾经过上千年的“纠缠”仍旧不能彻底消灭他们呢?市疾控中心专家石李梅介绍这个“杀手”的作案过程,疟原虫通过搭乘按蚊的“无人机投递系统”进入人体肝脏,在肝脏内经过不断发育、繁殖直至成熟,从肝细胞外出时遇到了血液中的“红细胞小姐”,疟原虫凭借可以随意变换的体型吸引了单纯的“红细胞小姐”,靠着精致的伪装进入红细胞后,疟原虫声称可以帮其进行“房屋装饰”,偷偷将红细胞变成了“繁殖工厂”,不断掠夺红细胞的养分,并疯狂进行自我复制(48-72小时爆发式增殖),不堪重负的红细胞最终破裂,释放毒素引发高热、寒战。疟原虫从红细胞溢出后重新选择新的红细胞再次“作案”,疟原虫不断地在红细胞中作案,人体就会出现周期性发冷、发热、出汗热退的症状。疟原虫感染早期起病隐秘,易与感冒混淆,如果不及时治疗,就可能危及生命。

了解了杀手的作案过程,那么在前往非洲、东南亚、南亚等疟疾流行区前,大家就要考虑如何进行反杀。市民出境前应了解目的地国家的疟疾流行状况,学习疟疾防治知识,可向青岛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咨询。(电话:80887797,地址:市南区福州南路85号)市民应正确认识疟疾,疟疾是可以反复感染的,不要因为得过疟疾,再次感染时症状不重,就自行服药,疟疾延误治疗,可能会危及生命。

市民在疟疾流行区,外出时要穿好长衣长裤,裸露部位涂蚊虫驱避剂,防止蚊虫叮咬;夜晚睡觉要记得使用蚊香和蚊帐等防蚊措施。

此外,市民在生活中要釜底抽薪,端掉蚊子“老巢”。首先要定期清理花盆托盘、水生植物容器、废旧轮胎等积水容器;填平洼地、坑洼,避免雨水积存;妥善处理废弃容器,如罐头盒、破缸等,防止积水,并清除垃圾和杂物,保持环境整洁,减少蚊虫栖息地。

俗话说:天下武功,唯快不破,如果不小心被蚊虫叮咬感染了疟原虫,不要慌,正确使用绝招:“快准狠”,就能精准反杀。快,就诊“快”,出现发冷、发热、出汗热退等疟疾症状,要及时就医,早发现,早治疗。

准,找“准”治疗医院:在境外感染疟疾,可以到当地医院接受治疗;自疟疾流行地区回国人员,入境后2年内出现发热、腹泻等症状时,应及时到疟疾定点医院就诊,并告知医生疟疾流行地区或国家旅居史。

狠,治疗要“狠”全面:对确诊的疟疾病例,按照我国WS/T 485-2016《抗疟药使用规范》给予早期、足量、全程治疗。对上一年报告的间日疟和卵形疟病例,要做好休止期根治,控制复发。(青岛日报/观海新闻记者 黄飞)

相关文章:

疟疾这个“沉默杀手” 该如何反杀?青岛市疾控中心发布提醒→04-27

“五一”假期,广州巴士开通14条文旅专线04-27

多方面持续发力 青岛出台方案加快“实数融合”04-27

城事如画,温暖如你:五日青岛,一场温柔的邂逅04-26

“沈阳味道•千滋百味”开吃!辽菜泰斗直播发福利~04-24

第二十届中国电影华表奖颁奖活动将于4月27日举行04-21

苏州港开通长江流域首条至非洲滚集一体班轮航线04-20

大明湖春光潋滟,玉带桥畔游人如织04-1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