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2025年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(高职组)电子与信息赛道圆满收官,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师生团队以“2金5银5铜”的亮眼战绩交出一份硬核答卷。在这场高水平竞技中,信息工程学院师生以校企协同育人为“破茧之翼”,以“数字工匠”精神为内核,实现了从技术沉淀到赛场突破的华丽蜕变。

校企合作激发“硬核战力”,多赛道全面开花
在竞争最激烈的软件测试赛项中,陈凯峰、陆阳阳老师带队的师生组以“客场作战”之姿实现双冠突破。这一成绩的背后,是学院与中天、派能等头部企业共建的“全真式”项目训练体系。师生团队通过将企业真实测试案例融入培训课程,在单元测试、自动化测试、性能测试、接口测试等企业级项目中练就过硬本领,最终在异常检测、故障定位等技能考核环节展现超群实力。教师组一等奖获得者陈凯峰老师表示:“企业导师带来的前沿技术标准和项目管理经验,让我们的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实现的‘零时差对接’。”
在本次大赛中,信息工程学院于多个赛项强势突围,成绩斐然。信息安全管理与评估教师组、学生组,云计算应用学生组,智能电子产品设计与开发学生组,应用软件系统开发学生组凭借精湛技艺,一举斩获二等奖;应用软件系统开发教师组、移动应用设计与开发学生组、区块链技术应用学生组、网络系统管理学生组、5G 组网与运维学生组也不甘示弱,将三等奖收入囊中。
这些优异成绩的背后,是校企合作培养“复合型人才”的显著成效。在信息安全、云计算等新兴领域,校企双方深度合作,整合优质资源,构建起协同育人体系。从课程体系优化到实训平台搭建,从企业导师入驻到真实项目引入,全方位、多维度的培养模式,让学生既能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,又具备过硬的实践技能,“复合型人才”的优势在赛场上尽显无遗,最终助力学院在各赛项中绽放光彩。

昼夜淬炼锻造“工匠之魂”,师生同频书写传奇
荣誉背后,是师生团队300多个日夜的艰苦备赛。面对软件测试赛项首次采用的“跨平台自动化测试”新技术模块,师生团队主动放弃寒假休息,针对200余个测试用例展开“白加黑”式攻关。教师组更是在完成日常教学的同时,利用寒暑假深入合作企业挂职锻炼,将行业最新技术反哺赛场,真正实现了“教、学、研、赛”四位一体。学生组一等奖获得者杜永峰同学回忆:“凌晨两点的实验室灯火通明,老师和我们一起分析日志、优化脚本,这种并肩作战的精神让我们充满信心。”信息安全管理与评估赛项中,师生团队针对新型网络攻击场景,累计进行了500余次攻防演练,最终在42支参赛队中斩获双二等奖。
值得关注的是,本次大赛呈现“老带新、传帮带”的鲜明特色。新老教师积极组队,组成“跨代际指导团队”,有经验的老教师将自己的竞赛经验转化为系统化训练方案;学生团队中,往届参赛选手主动担任“陪练员”,与新手共同打磨操作细节,形成“冠军精神”的传承链条。
产教融合淬炼“破茧成蝶”,师生同心勇攀技能高峰
“2金5银5铜”的成绩,是产教深度融合的成果,更是师生工匠精神的结晶。信息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朱建泉表示,学院将以此次大赛为新起点,持续深化与签约合作企业的战略合作,构建“产业需求导向—校企协同培养—竞赛反哺教学”的立体化育人模式,让更多学生在真实产业场景中“练真功、长真才”。
从默默耕耘到破茧成蝶,信息工程学院的累累硕果印证了职业教育“类型教育”的独特魅力。当产教融合的“春雨”遇上师生拼搏的“沃土”,收获的不仅是竞赛场上的奖杯,更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“金种子”。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,信息工程学院将用实际行动诠释着“技能改变命运,匠心成就未来”的职教内涵。
通讯员 秦亚杰
校对 朱亚萍
相关文章:
破茧成蝶!产教融合赋能江苏信息工程学院师生技能大赛创佳绩04-25
“救”在身边,共筑生命防线 ——襄阳市安定医院医护团体CPR现场急救竞赛圆满落幕04-25
鸠江区政协连续四年举办世界读书日活动04-24
100+品牌空降,围观咖啡大神对决!五一长假叹啡攻略速码04-24
全球首个“AI+甲骨文”创新赛事启动04-21
小镜头里的“大课堂”04-21
OpenAI o3模型基准测试成绩遭质疑,实测分数远不及宣称04-21
北理工再通报:开除党籍,撤销职称,解聘!04-20